曾经熙熙攘攘的人类盛会,如今却冷冷清清,鲜有人问津。
在诸多争议和风波中,第33届巴黎奥运会的赛程已过半,中国代表团至今已经赢得了21枚金牌,稳居金牌榜首位。
当国人们为远征巴黎的中国体育健儿们呐喊助威的同时,2028年和2032年奥运会也正在如火如荼地筹备中。
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前7年开始筹备相比,2032年的奥运会更是提前了11年就开始谋划,想尽办法先确定好主办城市。
这两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令人震惊,尤其是2032年的奥运会,竟然选在一个极为冷门、甚至规模仅如村落的地方。
难道奥运会真到了“无人愿意接手”的境地?
美国人费尽心思筹办的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
近年来,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无疑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展示综合实力和宣传本国文化,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奥运会主办权。
作为曾经四次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四次承办冬季奥运会的奥运大国,美国对再度获得奥运会主办权充满信心。
起初,美国将目光投向了2024年奥运会,与罗马、巴黎等城市竞争第33届奥运会的举办权。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终竟然形成了洛杉矶与当今巴黎相互竞争的戏剧性局面。
或许是国际奥委会担心未来竞争举办权的城市会越来越少,干脆规定每人仅能举办一届奥运会,这样一来,也能避免2028年奥运会陷入无人愿意承办的尴尬境地。
2024年恰逢巴黎奥运会举办100周年,法国决心全力争取这次机会。而美国则在权衡各种利弊后,决定将目标锁定在2028年奥运会。
举办地点选择在了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加利福尼亚州的核心城市——洛杉矶。
洛杉矶是继纽约之后的第二大城市,集经济、交通、文化和体育等多方面优势于一身,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
每年的GDP大约达到一万亿美元,这座城市不仅是美国对亚洲进出口贸易的核心,同时还因其著名的好莱坞而闻名于世,湖人队这个NBA传奇球队也发源于此地。
这是洛杉矶第三次承办奥运会,预计投入成本约为68.8亿美元,并承诺将举办一届“最绿色最环保”和“最节俭”的奥运会。
大部分项目将会利用现有的体育场馆和基础设施,不会特意为了奥运会建设永久性场地。
另外,洛杉矶还决定在奥运村的建设上尽量节省开支,以避免浪费金钱。
地址选在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校园内,借助大学完善的基础设施来保障运动员的生活需求。
洛杉矶奥运会不仅在设施建设方面进行了创新,还在比赛项目上进行了重大调整。
在最初公布的28个项目基础上,新增了棒垒球、腰旗橄榄球等五个大项,暂时未包括举重、拳击和现代五项。
新增的项目中,首先,许多中国网友可能是第一次听到这些运动项目的名称。
经过了解后才明白,这些项目都是美国自身的优势项目,或者是日本、韩国等一些盟友的强项。
再看看被取消的项目,中国举重队一直是金牌大户,而美国在这些项目上则一向表现不佳。
与此相反,在游泳项目中,尽管泳池大小有限,却仍然划分了不同的泳姿、距离和项目类别,不断增加。
显而易见,美国追求体育霸权的野心暴露无遗。然而,也有许多人认为,奥运会应平衡各国的利益。
在多方面的考量下,调和众多意见确实是一项困难的任务,因此主办方有时也会面临相当的挑战。
如果事情很难处理,不如干脆不做。
最不为人知的奥运会举办城市
2032年奥运会的举办地选在了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这个城市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较为陌生,也算是一个比较“冷门”的地方。
这个被昵称为“布村”的城市,总人口仅有237万,与北京昌平区的总人口数量相当。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这样一个小城市能够承办像奥运会这样的国际盛事吗?
在确定2032年奥运会举办城市之前,这届奥运会一直面临“无人接盘”的尴尬局面。
从以往的数据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近年来主办奥运会的城市大多处于亏损状态,这也很好地说明了为何奥运会成了一块“烫手山芋”。
布村不畏挑战,毅然承担了这个“吃力不讨好”的国际体育赛事。
另外,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之所以“冷门”,还有一个原因是其举办时间恰逢澳大利亚的冬季。
天气和温度对运动员的表现和成绩有着极大的影响。然而,布里斯班作为沿海城市,常年气温保持在大约20℃左右。
尽管奥运会在冬季举行,最低气温可能降至16℃,但官方已承诺这一点不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状态,并将积极做好相关的保障工作。
现在运动员们也不用担心天气太热和没有空调的问题了,同时主办方也因此节省了一笔开支。
这是继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后,澳大利亚第三次举办奥运会。
近年来,布里斯班曾主办过不少大型国际盛会和赛事,包括G20峰会、亚太地区城市峰会以及2018年的英联邦运动会。
这些赛事的成功举办为布里斯班赢得了极佳的国际声誉。为了降低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昆士兰州已经完成了85%以上的场馆建设,未来无需再大规模建设新的运动场馆。
希望在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能够呈现给全球观众一场独特而完美无瑕的国际赛事盛宴。
同时希望世界能在那时恢复和平,各国运动员都能展现奥运精神的精髓。
从历届奥运会的举办情况来看,主办方似乎遵循了一种规律,即只会在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中进行选择,而那些从未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可能永远都无法成为主办国。
基本上主要是在欧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这些发达国家,以及中俄这两个工业大国和亚非拉地区的一些强国之间循环。
那些大多数处于第三世界的贫穷国家,每年连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非常困难,更不用说它们长期陷于战乱之中,想要举办奥运会更是遥不可及。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拥有举办奥运会的能力,国家也未必能成功举办一届完美的奥运会,比如之前的里约奥运会就是一个例子。
此外,举办奥运会耗资巨大,即使是像新加坡、瑞士、比利时这样的发达小国,举办的机会也是十分渺茫。
结语
在当今时代,奥运会已被去魅化,并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政治色彩。原本应该是全民参与和关注的全球盛事,如今却成了一些国家间博弈的舞台。
让我们共同期待2028年和2032年奥运圣火在洛杉矶和布里斯班的传递,一起关注奥运健儿们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